“孩子上学需要**房、家庭改善需要新房、片区内新房二手房价格倒挂……”这些都能成为必须买到新房的理由。
然而市场火热时,房源少,但购房者众,如何才能买到中意的房源?如果你势在必得且愿意多花钱,很好,市场便因你“财大气粗”的需求,衍生出了交“喝茶费”帮你购房的特殊服务。
这里是深圳,你没有看错,“喝茶费”又来了。
在这场不太公平的灰色交易里,收受“喝茶费”的销售人员或中介人员牟利究竟触犯了什么法律法规?交“喝茶费”的购房者就是无辜的?买到房后购房者再打官司要求退回“喝茶费”,真能退?
因收“喝茶费”非法牟利被抓
市场上,人为制造“一房难求”的营销手段还是比较常见的。有新华社记者曾致电深圳宝安区某热销项目售楼处,对方称无房源在售。然而,当日在深圳市房地产信息平台查询发现,该项目还有约150套房源显示“期房待售”。
如何买到这些在官方“期房待售”,在现实中已售罄的房源?一种途径便是交“喝茶费”!而当时中介圈里也确实盛传该楼盘“有房,交喝茶费能买”。
那购房者的需求又是如何一步步与中介或房企销售所提供的特殊“喝茶”服务匹配上的?从东莞市住建局总结购房者投诉案例以及对市场的长期观察总结来看,首先,违规人员包括中介人员和房企销售人员,一般通过发布微信朋友圈、微信聊天对话、销售现场私谈等方式,向客户兜售“房源指标”。通常承诺“若选房(购房)不成功,服务费可退还”,以降低客户防范意识,营造诚信形象。
若客户相信,则要求缴纳服务费。有的中介为提高客户好感度,抓住了客户购房意愿高的心理,谎称提供“内定”服务,骗取高额服务费。甚至谎称先安排客户选房,选上再交钱、选不上不收钱。
如客户通过正常手续*终成功购房,根据客户与违规人员的前期约定,违规人员“空手套白狼”得到一笔“服务费”。
“‘喝茶费’是扰乱房地产市场秩序的行为,应严厉查处。”深圳市房地产和城市建设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锋认为,住房供应不足、新房二手房价格倒挂、开发商规避限价政策等现象均会催生“喝茶费”的发生。
“开发商员工利用他的身份收受别人的‘喝茶费’,是商业贿赂罪。”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周争锋说。
因交“喝茶费”买到满意房源、或因此被抓的案例在现实生活中并不鲜见。此前浙江宁波一房企销售人员因受“喝茶费”被抓而判刑,近日广州市黄埔区公安分局经侦大队又破获了一起收受“喝茶费”的非**工作人员受贿案例。
据广州日报报道,广州市黄埔区一家房地产公司的销售经理与多名销售人员,便利用房子已售罄的套路,向客户索取数目在5万元至25万元不等额外“购房茶水费”,非法牟利达270多万元。7月9日,办案民警前往某房地产销售门店将犯罪嫌疑人江某抓获。
抓获江某后,刘某等6名销售人员陆续将近200万元赃款退还至购房业主,并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目前,江某、刘某等7人因涉嫌非**工作人员***,已被警方依法采取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买完房子打官司想要追回“喝茶费”
虽然交、收双方都知道“喝茶费”是不合理、不正当的,但现实中仍有不少购房者急吼吼地去交“喝茶费”,以期获得一套满意的房源。
在武汉,有一位购房者花18万“喝茶费”请人运作买到新房后,打官司要求退回“喝茶费”。
据《长江日报》报道,2018年6月,原告费某因错过提交购房资料的机会,认为自己已失去了购房资格,便在朋友介绍下联系了被告何某、张某。何某告知费某,向其支付18万元,保证买到满意房源。
2018年7月,费某与何某签订《购房委托协议》,协议约定并在当日通过银行转账方式向何某支付18万元。何某收到款后,将该18万元转至被告张某账户,并将帮原告购房事宜委托给被告张某负责处理。
交完高额“喝茶费”之后,费某购房简直是开启了“绿色通道”,甚至在未参加开盘摇号的情况下,便选到了中意的房源。随后其与开发商签订了购房合同。
签订完购房合同后,费某便向法院提起了诉讼,要求何某等返还其支付的“喝茶费”。青山区法院于2020年8月5日作出一审判决,确认原告费某与被告何某签订的《购房委托协议》无效,并驳回原告的其他诉讼请求。宣判后,原、被告均未上诉,该判决现已生效。
事情并没有结束,2020年8月31日,青山区法院另行作出决定,依据合同法第五十九条: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因此取得的财产收归**所有或者返还集体、第三人。收缴张某依无效民事行为取得的18万元归**所有,现该收缴决定已移送执行机关强制执行。
看到这一判决后,网友们纷纷评论,极度舒适!
“喝茶费”频出的罪魁祸首为买家,周争锋在接受镁编采访时认为,买家和收“喝茶费”的人,*坏的是这个买家,买家为达到买房子的目的,违背了基本的诚实信用原则,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对合同双方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而取得的财产应决定予以收缴归**所有。
而针对市场火热时频发的“喝茶费”乱象,东莞市住建局日前也发布了通知提醒广大市民,任何以提供“获取选房指标”“锁定房号”“优先选房”服务为由收取金钱的行为都涉嫌违法违规,防止被骗。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对于本文内容我们致力于保护原作者版权,转载仅为更好地传播信息,别无他用。如涉及侵权,请尽快与我们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