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主题公园在世界范围内表现抢眼。而对于国内已上市的主题公园企业而言,2017年的业绩也同样保持了增长。在过去一年内,各企业针对国内布局、IP等问题均交出了自己的答卷。然而,今年4月对主题公园与房地产的限制政策的出台,为未来国内主题公园企业的发展增添了变数。
四家企业总营收236亿元
日前,《2017年全球主题公园调查报告》正式发布,华侨城、华强方特和长隆集团包揽全球主题公园的第四五六名,且三家企业增速均在10%以上。在内地主题公园的强势发展下,亚太地区前20名的主题公园平均增幅达到了5.5%。
与亮眼的全球表现相对的,去年国内的主题公园上市企业业绩也同样积极。2017年,国内A股主题公园板块上市企业共3家,分别为大连圣亚、宋城演艺以及华侨城A。计入港股上市企业海昌海洋公园后,2017年国内主题公园上市企业总营收共236亿元(华侨城A只计算文化旅游业务营收)。由于华侨城A未公布主题公园净利润,因此其他3家主题公园上市企业2017年净利润合计为14.17亿元。
在4家企业中,华侨城A主题公园的营收达到185.3亿元,营收同比增加15.77%,营收及其增幅均位居**;大连圣亚营收规模为4家*小,仅3.45亿元,而5546万元的净利润,也远低于海昌海洋公园和宋城演艺。虽然大连圣亚营收和净利润均为**,但其净利润的增速却位居3家企业**,达到65.31%。
从主题公园游客数量来看,除却未公布游客接待量的大连圣亚之外,华侨城A全年游客接待量超过3500万人次,海昌海洋公园共接待游客880.9万人次,宋城演艺在2017年股东大会上透露,其游客量已超过3300万人次。
落子全国布局,加码主题IP
去年同样也是主题公园扩张的一年。2017年内,重庆欢乐谷宣布开园、南京欢乐谷开工建设,同时西安欢乐谷也正式启动。宋城演艺桂林阳朔项目于去年6月开工,张家界项目也已在12月取得项目用地。此外,宋城演艺还宣布投资建设西塘-中国演艺小镇项目。
两家海洋主题公园企业也同样保持扩张态势。大连圣亚旗下昆明项目和千岛湖项目在去年已正式奠基,营口项目也已开始动工。截至2017年12月31日,海昌海洋公园在国内落地管理输出项目29个。此外,海昌海洋公园三亚项目主体工程也已全面完成,并于2017年6月获得郑州海昌海洋公园土地使用权。
眼下,国内主题公园缺乏IP支持已成行业通病。因此除却项目扩张,2017年各企业在自身IP建设方面也动作颇多。2016年底,华侨城与江通动画签订协议引入IP“饼干警长”。2017年5月,以该IP为主题的武汉欢乐谷“甜品王国”正式开园。但引入非原创IP的缺陷在于成本的持续支出。据了解,华侨城A每年需支付江通动画400万元作为IP授权费用,相关产品销售也需要支付9%的分成。
海昌海洋公园则制定了自主IP中长期369发展战略**,开发原创IP。目前,海昌海洋公园已明确以“七萌团”为核心的IP产品开发体系,并在绘本、动画、舞台剧等项目上进行应用。按计划,2018年开业的上海项目将落地相关优品店。
主题公园将与房地产“解绑”
值得注意的是,在竞得郑州地块时,海昌海洋公园是与碧桂园联手合作的。其后2017年11月,海昌海洋公园更是与碧桂园签署开发委托管理合同。据称,双方将共同在全国适合的城市中,开发、获取优质旅游休闲项目及其配套住宅和商业物业。
在被问及为何与碧桂园合作时,海昌海洋公园行政总裁王旭光表示,需要有地产的收益来平衡整个公园的开支,未来地产业务的相关收益也将反哺到主题公园板块。
由于主题公园自身投资大、收益周期长等原因,对于国内主题公园乃至整个景区行业而言,地产项目往往会成为重要的利润来源,也因此出现了“假公园真地产”现象。不少业内人士指出,部分主题公园项目的目的就是为了拿地。然而,这一现象有望得到遏制。
2018年4月,**发展改革委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规范主题公园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要求要严控房地产倾向,主题公园周边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不得与主题公园捆绑供地、捆绑审批。这也就意味着,未来主题公园项目与房地产开发将受到严格限制。
在此背景下,主题公园企业如何摆脱对于房地产的依赖、寻求有效的盈利点便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在该政策影响下,未来主题公园板块上市公司业绩将有何表现,还需时间检验。
■ 典型企业
华强方特 政府补助金额成新三板* 高
2017年,华强方特营收为38.6亿元,同比增长14.97%;净利润7.5亿元,同比增长5.27%。
作为主题公园新三板挂牌的代表企业,华强方特已于今年5月28日向深圳证监局报送了上市辅导备案材料,目前正在接受上市辅导。
从主营业务来看,2017年华强方特主题公园的营收占据**主力,达到73.88%。作为国内少数拥有独立IP的主题公园,其文化内容产品及服务业务在去年也表现突出,在总营收中所占比重,由2016年的8.78%上升至2017年的25.99%。由于该业务的主要增长动力为特种电影,数字动漫和文化衍生品等产品营收分别仅占整体的5.64%和2.97%,但数字动漫收入增幅去年达到44.09%。今年,华强方特将继续加强IP开发,反哺主题公园业务。
尽管华强方特业绩抢眼,但背后来自政府的补助却也无法忽视。据挖贝新三板研究院统计,华强方特成为2017年新三板得到政府补助* 高的企业,补贴额高达3.3亿元,达到公司净利润的44%。
此前,华强方特便因补助一事受到外界对其盈利能力的质疑,而华强方特有关负责人则回应称“我们有这样的价值”。然而,眼下华强方特有意上市,依靠政府高额补助,其真实能力几何仍然是个问号。
大连圣亚 门票经济依赖症
2017年,大连圣亚营收3.4亿元,同比增长14.60%;净利润5546万元,同比增长65.31%,创下主题公园板块上市企业* 高增幅。
2017年大连圣亚动作颇多,但资金却成为问题。2-4月间,大连圣亚连续宣布签订营口项目、三亚项目和千岛湖项目;6月,宣布拟募集30亿元成立大连圣亚磐京基金,布局与主营业务相关的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和现代文化旅游服务业项目。为解决资金问题,2016年大连圣亚曾宣布定增,用以投资镇江项目。但去年7月,大连圣亚定增失败。其后,再次提出2017年度对外担保计划来投入场馆运营和异地项目,但却遭到一名董事和一名独立董事反对。
大连圣亚收入主要来源于场馆门票销售。据执惠统计显示,其2017年的门票销售收入占据总营收的87.34%。而海昌海洋公园2017年门票销售收入占比为70.4%,宋城演艺占比为49.61%。
为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大连圣亚此前曾提出“大白鲸计划”。目前,“大白鲸”原创品牌图书已出版300种图书;舞台剧在北京、西安等地演出500余场。另据称,大连圣亚在大连本部已打破景区单一的门票、服务功能,与周边业态互相补充。此外,大连圣亚还宣布成立鲸天下景区管理公司,开展景区管理业务。然而,多重措施之下,2017年大连圣亚门票销售收入的占比甚至还高于2016年的80.65%。大连圣亚如何摆脱门票经济,仍是问题。
(免责申明:本文为转载,对于本文内容我们致力于保护原作者版权,仅为更好地传播信息,别无他用,如涉及侵权,请尽快与我们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