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房网讯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近日发布的《100城住宅库存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4月底,全国100城库存规模回落到了6年前的水平,但*近3个月同比跌幅持续收窄;同时,三四线城市去化周期创9年来新低。
72个城市库存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报告显示,截至4月底,其监测的10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为43386万平方米,环比减少0.7%,同比减少7.9%。观察历史数据,2015年以来全国100城库存规模就呈现出持续性的下跌态势,充分体现了近四年全国去库存"战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具体来看,一、二、三四线10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分别为2137、22484和18765万平方米,环比增幅分别为2.4%、-2.1%和0.6%,同比增幅分别为-5.4%、-9.6%和-6.1%。当前三类城市中,一线城市、三四线城市库存有所上升,这或和推盘节奏加快有关。而二线城市库存环比下跌。另外从同比跌幅看,二线城市库存跌幅是***的。
100个城市中,有28个城市库存出现了同比增长现象。其中合肥、珠海和惠州3个城市的库存上升幅度较大,同比增幅分别达到129%、88%和80%。同时,100个城市中,有72个城市的库存出现了同比下滑态势,其中大连、杭州和廊坊的同比跌幅较大,跌幅分别为50%、48%和47%。
预售证管控略有松动
报告显示,有些城市预售证的管控有所松动。2018年4月份,10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月度新批准预售面积为4182万平方米,环比增长14.8%,同比增长5.5%。
对此,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4月份房企推盘节奏有所加快,这有助于购房者获得更多的选房机会。相对一季度严厉的预售证管控,目前部分城市确实有“开闸放水”的供应策略。并表示部分楼盘若借机涨价,也容易招致新一轮的管控。
从成交方面来看,10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为4508万平方米,环比增长10.2%,同比减少4.4%。观察历史数据,当前市场交易有小幅反弹,但是反弹的动力显然不够强劲。这也体现了楼市政策管控效应依然明显,市场交易大反弹的态势短期内难以实现。
从供求关系来看,10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供应量为4182万平方米,而成交量为4508万平方米。4月楼市呈现出供小于求的态势,目前已连续5个月出现了此类态势。应该说,限价环境下部分新推盘项目的价格相对低,认购的性价比较高,这也容易带来部分城市出现"抢房"的现象。
百城新房库存10个月可消化完
从存销比方面来看,10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存销比即库存去化周期为10.3个月,这也意味着市场仅需10.3个月的时间就能消化完这些库存。在100个城市中,有20个城市的存销比大于16个月,此类城市去库存压力依然较大;有25个城市的存销比位于12个月-16个月之间,此类城市的去库存周期相对适中;有55个城市的存销比小于12个月,此类城市的去库存周期相对偏小。
从去库存周期来看,环京区域部分城市库存较高,消化周期较长。真实情况在于,此类城市库存量其实已经很小,但是新房交易非常低,这样容易带来去库存周期偏高的“假象”。从其他城市来看,都市圈周边的三、四线城市存销比较小,比如说南京都市圈中的扬州、马鞍山和滁州等。
从横向对比来看,三、四线城市的存销比下跌较为明显。当前数值是2010年以来的月度**值,即三四线城市去化周期创9年新低。以丹东为例,2017年落实了较为积极的去库存政策,库存状况一直在改善,目前已经出现了连续9个月去库存周期变小的现象。历史上丹东的去库存周期***达到63个月,目前仅为13个月。而三、四线城市去库存速度加快的背后,是棚改等政策释放出的强劲购买力。
警惕三四线城市政策收紧
报告显示,目前很多省会城市的库存规模都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同比下跌,此类城市近期政策调控中,与明确提出积极增加供地补库存有关。
从库存去化周期来看,去化周期偏小、去化周期继续走低,这容易带来房价的反弹和新管控政策的出现。
从城市分类看,三四线城市的去库存周期达到了历史**点,一方面意味着很多布局三四线城市的房企,借这波去库存机会,带来了较好的业绩成长。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此类城市库存不足、房价容易上涨,需要防范此类城市房地产政策收紧的风险。
《证券日报》此前采访某房企高管就表示,在三四线城市投资,一定要控制投资体量,布局“短平快”产品线,在开发过程中保证资金**的效率,以高周转模式开发;若做不到高周转,则需要谨慎投资。
(免责申明:本文为转载,对于本文内容我们致力于保护原作者版权,仅为更好地传播信息,别无他用,如涉及侵权,请尽快与我们联系删除,谢谢!)